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休闲食品已经成为有着巨大成长空间的食品种类。近日,在糖果行业杂志(《Candy Industry》)发布的2017全球百强糖果零食公司的排名榜单上,消费者所熟知的好丽友位列全球第14名。

在全球经济环境依然充斥着不确定性的今天,中国市场已持续成为众多企业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本土研发、生产,营销乃至本土人才储备的全面、持续投入。作为扎根中国二十年,融入中国市场的食品企业,好丽友不仅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质优味美的产品,丰富消费者生活,更基于全球化思维不断扩大、延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初步建立起从原料到成品,从研发到市场的完整本土化运作体系。2008年,在全国人民喜迎奥运之际,好丽友正式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变更为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完成本土化战略重要一环。

本土化创新:美味背后的隐形力量

研发之于企业的重要性更像能量之间的转换与传递,在运动的表象下,能量本源才是最隐秘的力量。1997年,好丽友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上乘,口味丰富的休闲美食。公司成立之初,负责本地化研发的工作人员迅速将技术支持转化为生产力,并解决了中国南北地域跨越50多个维度,温度、湿度、海拔参差不齐等不利条件下如何保持品质如一的棘手问题。2003年好丽友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成为好丽友本土化创新的重要来源。2005年,创新性采用马铃薯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烘焙方式制成的好多鱼产品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一丝惊喜。2006年“呀!土豆”初次亮相中国市场,凭借独特的口感和创新的口味吸引了消费者的青睐。2008年,借奥运之年推出的颇具中国特色的熊猫派派福蛋糕更是受到小朋友们的一致喜爱。未来,好丽友中国研发中心将逐渐发展成世界级的研发中心,团队成员持续保持技术力量的提升,努力研制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

本土化生产:品质安全的根本保证

提起好丽友,很多人会想到“好丽友,好朋友”。作为国内知名休闲食品企业,好丽友将品质安全视作对消费者的基本承诺。“在好丽友,我们自己不吃的东西绝对不会生产”,“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就是你愿意拿最好的东西和他一起分享”,中国好丽友总经理张世杰先生这样告诉笔者。话虽朴实,但发人深省。“我们深信,安全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本地化生产是品质安全的重要保证。20年来,我们优化产能布局,累计投入6亿美元,建成5座现代化食品工厂,员工队伍超万人。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获利润从未汇回集团总部,全部用于本土化产能扩展。为确保原料品质安全,我们还在内蒙、新疆建设农场,将产业链进一步往上游延伸”。经年累月的坚持让品质安全成为好丽友的一项核心竞争力。2016年度,国际权威机构AIB在对全世界666家知名食品厂商实施的年度审查中,中国好丽友四家工厂荣登全球食品工厂前六,上海工厂更以创纪录的985分位居全球第三。

本土化营销:好丽友,好朋友

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Coca Cola的中文名借助了谐音“可口可乐”。好丽友的相关命名很大程度也顺应了当地文化的需求。将公司命名为“好丽友”,首款产品命名为“好丽友•派”,并选用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喜庆红色作为品牌主色,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统一提升了效率。能够精准把握这些细节,很大程度上源于好丽友集团董事长的华侨身份,他以汉诗《松茂柏悅》中的“好友”为理念,确立了好丽友的企业文化基调,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好丽友,好朋友”便由此而来。

在市场营销方面,好丽友非常注重消费者需求,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发掘产品的中国元素。好多鱼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中找到灵感拍摄的电视广告、开发的促销活动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成为本土化营销成功案例之一。

从幕后到台前,社会责任的本土化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本土化战略不再局限于技术与产品,在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责任上也逐渐得以体现。从了解中国、感受中国,到真正融入中国,国际化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责任角色和属性。准确把握这一趋势,从幕后到台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丽友企业社会责任也从最初的慈善捐助向组织自己的代表性公益项目演进。连续举办五年的大学生公益梦想实践大赛以及儿童关爱计划就是这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访谈结束前,张世杰总经理向笔者表示,未来,好丽友将继续秉持“好丽友,好朋友”理念,在企业社会责任本土化平台的运作上结合自身领域内的优势,聚焦公众健康、青少年发展、与环境共生、社会救助四大领域,携手员工、合作伙伴、消费者以及所在的社区,努力创造共享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flexpoint

影像仪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