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华商基金:你会“预测市场”还是“应对市场”?-华商基金定投
《华商好基会》第14期
导语:
攻玉之道,尝问于贤。面对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华商基金诚意推出
《华商好基会》专栏第14期,以期通过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
独立、专业的研究视角,为各位投资者提供专业、审慎的基金投资信息,传播长期、理性的投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享合理、实用的资产管理智慧与经验。华商基金立志超越一时的市场低谷或高峰,努力成为投资者驶向财富彼岸的忠实、长期的伴侣。
正文:
市场前瞻性投资布局常见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为“预测市场”。
比如“我预计俄乌冲突将很快结束,所以大宗商品将迎来一波回调”或者“我预计美国将很快结束加息,所以成长风格的一大不利因素将解除”。
另外一种思路为“应对市场”
。比如“我观察到大宗商品的估值已到达高位,所以继续看多‘大宗商品的赔率不高’”或者“我观察到美国国债利率仍处在上行趋势,所以成长风格仍受到一定压制”。
这两种思路都属于投资布局中的常见方法,那么哪种思路才是更优解呢?
01“预测市场”知易行难
“预测市场”的逻辑流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确定哪个变量对市场有影响;第二步是预测这个变量会如何演绎;第三步是推导出市场未来的方向。
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这种方法存在比较明显的弊端。
一是影响市场的变量很多,即便准确预测了一个变量,也很难确定是否有其他变量在发生显著变化;二是某个变量对市场的影响不一定能持续,有可能最近一段时间看似有影响、但拉长时间观察可能缺少因果关系;三是准确预测的关键是信息优势,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提前掌握可供预测的市场信息绝非易事。
华尔街曾言“预测市场,比在空中接住一把正在落下的飞刀更难”。即便对于专业投资者,“预测市场”也是一项非常高阶的、难以掌握的能力。所以不太推荐普通投资者用“预测市场”的思路来指导投资。
02“应对市场”或较实用
“应对市场”并不去预测影响市场的变量会怎么发展,而是主要关注市场趋势或者找到一些对市场有“领先性”的变量,然后在市场趋势或者这些“领先性”变量发生变化时,及时做应对。
相较于“预测市场”,“应对市场”的执行难度可能会小一些。投资者只需要观测出市场趋势效应的细节参数或者尽可能多地找到对市场具有“领先性”的变量,并持续跟踪这些变量是否在发生变化。
在举个例子,投资者在一些信息平台上经常会获知“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流入XX亿”等信息。实际上,抛开“真假外资”之辨,通过回测数据可以得出北向资金或具有一定的“聪明钱”属性,可作为投资者的参考因素之一。
因此,北向资金可以作为一个对市场有“领先性”的变量,投资者在发现北向资金出现显著变化时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相应分析,就是一种“应对市场”的方法。
数据来源: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数据统计区间:2015/1/1-2022/8/26
本期总结:
“预测市场”是不少投资者津津乐道和向往掌握的能力。但“预测市场”并非战胜市场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它反而可能存在南辕北辙的误区。对于普通投资者,“预测市场”很有可能“劳而少功”。
相比之下,
学会及时地“应对市场”
可能是一种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方法。但即便如此,“应对市场”仍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能力,绝非一日之功。投资者在试图战胜市场之前,必须斟酌清楚自身是否已经磨炼出足够的本领。否则,还是
建议投资者以退为进,不妨先从定投和长期持有做起。
本文来自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研究员李健。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基金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以及境外市场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